6月23日,中山大學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(IFCEN)研究生一行24人(22名中國學生、2名法國留學生)再次走進臺山核電基地,圓滿完成了為期5天的《核電廠運營與安全》必修課程實踐培訓,標志著校企聯合培養國際化核能精英的合作機制步入常態化、深入化階段。
臺山核電培訓部在總結首屆課程經驗的基礎上,對本屆課程進行了精心優化,自接到教學需求起,便緊密圍繞學員的知識背景和培養目標,進一步打磨了高質量、沉浸式的模擬機培訓方案。
為持續保障教學效果,課程繼續邀請公司法方專家深度參與教學,兩組分別采用中、英文授課,確保不同語言背景學員均能獲得充分理解。
本次培訓內容在保持理論與實踐并重框架的同時,還進行了深化與拓展。在實踐操作環節,學員們操作了多類模擬機,并參與了防人因失誤工具實操訓練。在理論學習環節,課程涵蓋電站系統、專設安全設施、運行工況及核安全文化等核心內容。本屆課程在知識深度和案例剖析上有所加強,幫助學員更系統、深入地理解EPR機組運行原理,并強化對核從業者崇高職業素養和責任意識的認同。
課程結束后,中法核學院師生表示,臺山核電的課程組織更趨成熟,內容更具深度,尤其是更豐富的案例及優化后的防人因實操,進一步強化了他們對核電廠實際運作和核安全極端重要性的認識。
本次第二屆《核電廠運營與安全》課程的舉辦,標志著雙方在“優勢互補、協同創新、共同發展”原則下建立的產學研融合機制運行良好,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卓越核能工程師提供了穩定、高效的平臺。
后續,雙方計劃進一步升級合作,在臺山核電設立“中山大學核能與安全研學基地”。該基地將依托EPR全球首堆的獨特工程實踐資源、中廣核的雄厚技術實力以及中山大學的學術科研優勢,打造核能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高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