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论与展望
研究结论。
解决制造企业的设备管理问题,需要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。本文运用精益管理方法进行设备管理,深入分析南车风电设备管理滞后的原因。基于当今面临的问题,结合精益管理理念和具体实施工具,为南车风电设备管理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。本研究以南车风电为例,选择设备管理为研究对象,采用精益管理为研究方法。完成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:
(1)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精益管理和设备管理的发展现状,总结总结可供借鉴的精益设备管理实施经验,为精益设备管理的实施提供指导在中国南车风电领域。
(2)通过深入分析南车风电设备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,分析其动因,得出南车风电需要推进精益设备管理以满足需求企业快速发展,提高产品质量,降低运营成本。成本。
(3)通过对国内外精益管理理论和设备管理的研究,找到了一套较为适合南车风电设备的管理模式,即:用“精益组织与流程”来重构设备管理组织,优化设备全寿命管理工作流程;采用“现场5S管理”来管理设备操作员工的行为标准;采用《IE工业工程管理》制定标准作业指导书,规范维护、检修、检查等作业行为。
(4)用数据统计分析,验证精益设备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较大作用。其中,影响较大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是设备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体系,解决了设备维修质量的不确定性问题,提高了设备完好率,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,解决了技术人员的职务晋升问题。 ,使设备管理工作以人为本,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。
研究不足与展望。
由于笔者知识有限、工作经验不足,对南车风电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全面,在精益设备管理的实践与探索方面很多研究还停留在表面阶段,缺乏更深入的数据支撑。验证推广的整体效果。本文的不足之处较多,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: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处于规划阶段,尚未正式上线,因此其应用效益尚无法验证。由于南车风电的生产模式与风电行业其他单位的差异,本文提出的管理模式可能并不完全适用。
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,本文仅着眼于运用精益设备管理方法解决企业中出现的实际问题,并未形成完整的精益设备管理体系。未来的研究可以在这些方面不断完善和完善。
参考:
[1]国网能源研究院、维斯塔斯风能技术(中国)有限公司.风电与电网协调发展综合解决策略——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[M].北京:中国电力出版社,2011:3-5.
[2] 21 世纪经济。 2014年风电行业回顾:强劲复苏重回正轨[J].风电周刊,2015(212):2-5.
[3](日本)大野耐一着,谢克俭、李迎秋译。丰田生产方式[M].北京:中国铁道出版社,2006:30-50.
[4](美)James P Womack 等,沉锡进等译。改变世界的机器[M].北京:商务印书馆,1999:2-5.
[5] Parr A, Shanks G.ERP 项目实施模型。 2000.
[6]劳伦斯·S·克莱曼。人力资源管理:竞争优势的管理工具。 2005.
[7] Orielli R M,Abrahams RA。利用精益方法实现经济和 环境可持续的铸造厂[J]。中国铸造,2011(01)。
[8] Tonjes R, Reetz E S. 物联网 服务生命周期管理的测试驱动方法[J].未来网络与移动峰会,2012:1-8。
[9]孙宜欣.英国电网公司资产信息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践[J].中国装备工程,2011(8):6-28.
[10]齐二十。丰田生产方式分析及其在中国的应用[J].工业工程与管理,1997(4):37-39.
[11]孔杰.全面精益管理概念的界定[J].工业工程与管理, 2009, 14(2): 129-134.
[12]张洪亮,牛占文。基于ANP-SPA的精益管理实施水平系统评价[J].工业工程, 2013, 16(02): 97-103.
[13]赵涛,毛华,刘舒。设备管理理论体系及发展趋势[J].工业工程, 2001, 4(2): 1-4.
[14]赵艳萍.企业设备管理模式构建研究[J].中国软科学,2002(2):58-61.
[15]曹文刚,吴家强。国内中小企业设备管理模式研究与创新[J].机械,2011(S1):46-48.
[16]潘宇航,于培良.制造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践[J].设备管理与维护,2013(5):5-7.
[17]邹雪松. TPM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[J].企业改革与管理,2014(1):137-139.
[18]刘伟,王艳.以经济、高效、精益为核心理念的设备管理[C].山东济南: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,2008:270-273。
[19]王玉福.创新装备精益管理初探[J].中国新技术新产品,2013(07):63-64.
[20]程小军.精益设备管理在生产企业中的应用[J].中国高新技术企业,2014(29):171-172.
[21]程铮,杨福东。精益管理文化体系研究[J].价值工程,2012(1):310.
[22]刘淑华.精益生产[M].北京:机械工业出版社,2012:1-18.
[23](美)James P Womack 等,沉锡进等译。精益思想[M].北京:机械工业出版社,2008:2-18.
[24]黄媛媛. 5S现场管理[J].企业改革与管理,2004(1):52-53.
[25]李宝文.设备管理与维护与时俱进——国际发展趋势回顾[J].设备管理与维护,2002(6):44-46.
[26]谢芳。 F中心关于精益组织变革的思考[J].商业文化,2012(5):273-275.
[27]蒋明中.企业精益流程管理[J].中国质量技术监督局,2012(5):74-75.
[28]刘洵.基于ERP系统的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[C].北京: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技术委员会,2013:15-25.
[29]林健,张玲玲。 ERP未来发展趋势研究[J].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,2002(4):69-74.
[30]严仲秋.中国企业ERP实施关键成功因素实证研究[J].中国软科学,2004(2):73-78.
[31]卢国英,赵春秀。中小企业ERP系统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[J].经济论坛,2014(1):132-134.
[32]李贝。 “设备维修市场”一词分析[J].中国装备工程,1996(8):38.
[33]李宝文.国外设备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[J].设备管理与维护,2000(7):36-37.
[34]吴世敬.设备管理工程[M].北京:中国电力出版社,2005:5.
[35]杨慎中。现代设备管理[M].北京:机械工业出版社,2012:1-3.
[36] Anitha PC, Prabhu B. 将需求工程和用户体验设计融入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[J].以可用性和可访问性为重点的要求 工程,2012:12-17。
[37]黄坤.浅谈设备生命周期管理计划[J].实验室研究与探索,2011(4):64-68.
[38]石琪,朱峰.电网设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[J].华东电力,2006(11):48-54.
[39]段婷婷。基于Web的全生命周期设备管理系统[J].计算机应用研究,2008(2):10-20.
[40]宋丽英,孙慧超.管理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[J].中国管理信息化,2006(8):17-19.
[41]崔南方,罗雪。基于AHP的维修备件ABC分类模型[J].工业工程与管理,2004(6):33-36.
[42]赵卫寅.装备再制造工程概述[J].设备管理与维护,2012(3):17-19.
[43]刘红伟,齐二时。基础工业工程[M].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11:20-30.
[44]黄爱周,梅少祖。超越BPR——流程管理的管理思想研究[J].科学与科技管理,2002(12):105-107.
[45]刘熙珍,王梅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[M].天津:天津大学出版社,2008:3.
[46]赵树明.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现状分析[J].外国经济与管理,2005(1):15-26.
[47]梁玉国.南车风电是怎样炼成的[N].新浪新闻,2013(5)。
[48]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(CWEA)。 2014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[J]. 2014、2015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(1):2-18.
[49]刘福义,赵淑玲。设备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[J].设备管理与维护,2010,(6):4-6.
[50]李进.组织制度合法性起源研究[J].企业经济与管理,2013(10):5-9.
[51]王玉龙. SAP管理技术探索:设备维护[M].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2011:1-9.'