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。它抽象程度高、逻辑严密,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,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幼儿园教育指导大纲规定:“能够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,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和趣味……”基于这个理念,我对少儿数学教育有了新的认识: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应该集中在游戏情境中的学习,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乐趣。数学教学游戏化是指将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、内容、要求融入到各种游戏中,让儿童感知和积累数学知识和经验。我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游戏化的教学方式,改变了传统数学强调教师传授知识,孩子只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。下面我就谈谈我在少儿数学活动中运用几种常用游戏的经验。

1。情境数学游戏

通过游戏的主题和情节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。

孩子年纪小,注意力不集中。他们基本上是无意识地关注。因此,我们只能创造轻松愉快的游戏情境,通过巧妙的语言运用和巧妙的环境设计,将孩子带入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情境中。其中,孩子在情绪的控制下,可以处于兴奋状态,对活动产生兴趣。例如:在教学《时钟的认识》时,我巧妙地设计了场景来引入活动。我利用森林王国举办了一次运动会。小狮子迟到的故事说明了时间的重要性,并介绍了对时钟的认识。孩子们很有趣,为认识时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基础。

另一个例子是在教多、少、等量时使用《小猫钓鱼》的游戏。通过训练,可以培养孩子的数分能力,认识多、少、等量的区别,培养孩子的观察力、注意力和准确判断力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,我提前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套渔具,并创设了一个场景:“孩子们扮演小猫,老师扮演老猫,看看谁钓到的鱼更多?”孩子们拿起了钓鱼竿。开始钓鱼,把钓到的鱼放到盆里,最后数数比较,多了、少了、等了。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并在愉快的情况下学习。

2。数学运算游戏

孩子通过操作玩具或实物材料并遵循游戏规则来学习数学知识。

例如,在“有趣的瓶盖”数学活动中,我给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瓶盖,并给了他们一个任务,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对它们进行分类。孩子们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务。他们首先要观察瓶盖,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,比如颜色、形状、大小等,并思考“应该用什么标准来分类”,然后边观察边操作,完成分类。要求。在游戏操作过程中,我发现有少数孩子观察材料不够仔细,不能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。我会引导孩子观察周围孩子的操作,看看其他孩子的操作和我自己有什么不同,然后触发新的分类方法。

又如在“认识形状”的教学活动中,给孩子提供三角形、正方形、圆形、长方形等不同颜色、大小的卡片,让孩子观察并根据所提供的操作拼出自己喜欢的图片。材料。图形。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,拼出了花朵、房子、卡通娃娃、鸭子等形状。他们还发现了一些规则,比如两个半圆可以拼成一个圆,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圆。同时,还可以转化为其他图形。在老师的指导下,孩子们兴趣盎然,拼出了很多形状,也找出了一些图案。可见,在数学运算活动中,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孩子主动解决问题,从而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。

3。语言数学游戏

文字游戏。这类游戏注重培养孩子的数学抽象能力和思维敏捷性。又比如在复习5以内的知识时,可以教一些数数儿歌,这样不仅可以巩固数学知识,还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。我编了一首数数童谣《打老虎》:1、2、3、4、5,我上山打老虎,但没有抓到老虎。我遇见了一只小松鼠。那里有多少只松鼠?让我数呀,数呀,1、2、3、4、5。孩子们一边背儿歌,一边伸出手指,帮助他们掌握1到5的数字和顺序。

又如手指游戏“五只小猴子荡秋千,上荡,下荡,左荡,右荡,鳄鱼来了,鳄鱼来了,呜呜呜,(变成四只小猴子)四只小猴子在秋千上荡,向上荡,向下荡,向左荡,向右荡,鳄鱼来了,鳄鱼来了,呜呜呜,(变成三只小猴子)三只小猴子……通过这样的语言手指游戏,孩子在游戏中感受数量,可以得出5-1=4,4-1=3,以此类推。

4。智力数学游戏

一款利用数学知识开发智力的游戏。数学智力游戏极大地调动了孩子思维的积极性,培养了孩子的灵活性和敏捷性。

例如:在教数字组成时,我组织孩子们玩“扑克”游戏。每个孩子准备1到10的数字卡,三人一组,一个孩子是老师,先玩数字。一张9寸的卡片,其他小朋友先亮出2,三个小朋友轮流当小老师,轮流轮流打牌。孩子玩久了也不会腻。 ,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1到10数字的构成。例如:在教“8”时,组织一场“跳房子”游戏(房子里的小格子上写着数字1-8)。孩子们先玩石头、剪刀、布,谁赢了就先跳。规定当孩子们看到单数在一只脚上跳,偶数在双脚上跳时,孩子首先要判断是奇数还是偶数。偶数,然后决定是单脚跳还是双脚跳,这样孩子就能认识1到8的数字,也能培养反应能力。

综上所述,游戏既是幼儿数学教育的一种方式,也是一种方法。教师设计游戏时,内容应注重数字、形状知识和幼儿思维能力、操作能力、语言表达能力等的发展,力求让幼儿在玩中学,在学中玩,让幼儿喜欢数学科目。